2025-10-16 16:21:06
微信扫一扫
时光流转,精神不灭。
在紫砂艺术的璀璨星河中,顾景舟大师如一颗永不陨落的恒星,以其卓越的壶艺、深厚的学养与不懈的追求,照亮了后世无数陶人的前行之路。在他诞辰110周年之际,我们回望来路,不仅是为了缅怀这位“壶艺泰斗”的艺术人生,更是为了追寻那份贯穿岁月、始终如一的紫砂精神。
顾景舟大师一生倾注于紫砂陶艺,承古开今,守正创新。他从蜀山东坡书院走出,携文心入陶,以匠魂塑器,将紫砂从技艺推向艺术,从本土推向世界。他的作品,如僧帽壶、大石瓢壶、提璧提梁等,不仅是技艺的巅峰,亦是文化的载体,凝结着东方美学的精髓与文人精神的厚度。
玉璧提梁 顾景舟 制
而在传承与弘扬顾景舟紫砂艺术的道路上,利永紫砂始终以虔诚之心、坚定之志,紧随大师的精神足迹,将他的艺术理念与文化使命延续至今。多年来,利永不仅致力于系统收藏顾景舟大师的经典之作,更以博物馆为基、以展览为媒,让景舟壶走出藏室,走向世界,与当代对话。
2015年,“纪念顾景舟大师诞辰100周年·中超利永紫砂藏品特展” 在利永紫砂艺术创意产业园隆重举行。那是顾景舟作品规模最大的一次公开展示,展出其真迹50件,涵盖僧帽壶、石瓢壶等经典代表作,串联起明清至当代的紫砂发展脉络。其中包含利永斥资1.04亿元收购的28把景舟壶,展现了我们对紫砂文化传承的坚定投入。
2016年,“紫玉金砂·东壶西渐”中国宜兴紫砂艺术展走进伦敦大英博物馆。这是宜兴紫砂首次组团赴英交流,利永带去的玉璧提梁壶尤为瞩目。这把壶源自1956年顾景舟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高庄的合作,后由清华美院教授张守智于1988年参与完善,历时二十余年、凝聚三位大家心血,成为中国紫砂与学院设计完美结合的典范。
2017年,经过多年筹备的利永紫砂博物馆正式开馆。作为利永紫砂艺术创意产业园的核心组成部分,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,馆藏涵盖明清至今的紫砂珍品2000余件,是国内规模最大、历史谱系最完整、馆藏数量最多同时也是景舟壶藏有量最高的紫砂专题博物馆。我们以馆藏顾景舟大师70余件经典作品为基础,特设顾景舟专馆,集中展示“一代宗师”的传世之作,已成为制壶艺人学习观摩、紫砂爱好者打卡朝圣的必到之地,让顾景舟艺术生命在常态展示中持续发光。
2020年,“顾景舟、陈佩秋艺术成就双联展”在上海云间美术馆开幕。展览以“十壶送福”为主题,展出包括“唐云旧藏景舟大石瓢”“秦权”等在内的紫砂佳作,并与陈佩秋30余幅书画作品对话,吸引众多艺术爱好者驻足,推动紫砂与书画两种传统艺术的深度交融。
2023年,“顾韵冷松·观山仰止”特展在上海百年利永紫砂博物馆举办。展览以顾景舟的供春、井栏等馆藏之作,与冷军先生的《松竹图》《圣洁》等油画、瓷板作品形成“跨时空对话”,探索紫砂与超写实主义油画的艺术共鸣,展现传统与现代碰撞的无限可能。
2024年,利永紫砂连续亮相两大重要活动。7月,在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上,我们于“紫砂圣堂”展区呈现顾景舟的此乐提梁、大石瓢、鹧鸪提梁等九件重器,让公众近距离感受宗师魅力。8月,在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“文心造物·器承茶香”文人紫砂古今名壶特展中,我们再次推出顾景舟玉璧提梁、鹧鸪提梁、大石瓢、僧帽壶等经典力作,为大家呈现了一场视觉与精神的双重盛宴。
上新桥 顾景舟 制
源于对紫砂文化的热爱与传承责任,利永紫砂董事长杨飞倾数十年心血,扛起了紫砂文化产业发展大旗,投巨资兴建中超利永紫砂艺术创意产业园,修建利永紫砂博物馆,让紫砂艺术走进千家万户。利永紫砂不仅是藏品的守护者,更是文化的传播者。它让景舟壶不再只是拍卖场上的天价标的,而成为可亲近、可感知、可学习的公共艺术资源。
上海浦东紫砂汇
杭州紫砂汇
如今,顾景舟大师的足迹也随着利永紫砂汇在上海、杭州、阳羡溪山、窑湖小镇等地的开设而走向全国。这些空间以立体格局展示紫砂艺术,融茶文化与紫砂文化于一体,成为展览、体验、休闲的综合平台,迎接天下宾朋。一座座“紫砂汇”如文化驿站,将顾景舟的艺术精神播撒至更广阔的天地。
阳羡溪山紫砂汇
窑湖小镇紫砂汇
顾景舟的一生,是艺术与人格的双重典范。我们致敬顾景舟,不仅是致敬他的作品,更是致敬他那份对艺术的纯粹、对文化的担当。
利永紫砂,愿继续做这精神的追随者、故事的讲述者、文化的摆渡人。
让景舟之艺,照见未来。
微信扫一扫